留学含金量跟世界大学排名也有脱不开的关系,之前就有同学问,英国QS前50和前100的学校回国差别有多大?
其实,国内的HR除了TOP的牛剑之外,基本其他院校都是一视同仁。而且明面上的区别基本没有,比如落户啊,考公啊,或直接就业等等。
只不过更好的学校,能提升你的校友圈子,未来发展前景会更好,机会更多而已。
到底哪些公司会卡QS前50/100?
QS前50的要求一般出现在以下场景中:央企、银行、落户(这里说的是场景,并不是所有央企、银行都会卡前50的意思)。
需要注意的是,QS并不是这些场景参考的唯一榜单。
比如中石油、中石化,看的是泰晤士前30,英港新澳里只有牛剑、帝国理工、UCL、爱大和新国立入围;
再比如三峡集团,看的是U.S. news前10,英港新澳里只有牛剑入围:
再比如上海可直接落户要求的世界前50,也是综合多份榜单的前50,实际有70多所学校有资格。
而投行、券商,一般有自己的target school list,更加不会按一份榜单来简单粗暴地划线。
QS前100这条线相对更重要,使用场景更广泛一些。比如深圳的教师编招聘👇,明确需要QS前100的毕业生。
上海部分地区选调生的招录要求:
从这份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出,除了硕士要求QS前100以外,对本科也是有要求的(至少要是双一流)。
其实有要求硕士QS前50的单位,更是经常会对本科提出要求,一般会卡在985左右。
总结一下,一般体制内(包括落户)或国企、央企会卡QS 50或100,而外企、民企对此限制较少,或者位次会放得更宽(比如互联网大厂可能会卡前200)。
有必要执着于QS前50或100吗?
首先,如果你的求职意向是外企或民企,那么前50或者前100的划线对你没有那么重要。
其次,一般院校卡到QS前50的单位,对专业背景不会有太多限制,而且从最新的排名我们其实也能看出来,QS前50是一种相当不专业的卡位方式。
因为专业限制,而只能考公务员的三不限岗位的话,这些岗位的录取难度可比一般有专业限制的岗位难多了,而且并不管你的院校排名高低。
如果是为了院校排名而放弃好专业的同学,需要好好掂量掂量了。
最后,QS排名的波动是不小的。比如23年入读的学生,在申请时看到的是23年的排名,快要开学了更新了24年的排名,毕业时就已经是25甚至26年的排名了。
2-3年时间,足够让港科从27掉到60名,也足够让新南威尔士从44上升到第19名了。非要稳定,那也只有绝对头部:牛剑、帝国理工和UCL这种院校了。
所以,大家与其纠结自己申请院校的排名问题,不如把留学看做是在挖掘自己的天赋点,把自己选择的留学专业学精学透,相信在未来的就业中,排名不会成为阻碍你的绊脚石。